明天(2025年6月10日)起,财政部将发行2025年第三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和2025年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
据了解,第三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1.63%,最大发行额250亿元;第四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为1.7%,最大发行额250亿元。
两期国债发行期为2025年6月10日至6月19日,2025年6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6月10日支付利息。第三期、第四期分别于2028年6月10日、2030年6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就目前而言,相较银行存款利率,储蓄国债仍有一定的优势。据了解,经过新一轮下调后,目前国有存款(整存整取)3年期产品的年利率最高1.55%,5年期产品的年利率最高1.30%,均低于同期限储蓄国债利率。
电子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债权记录方式、购买渠道、付息规则、兑付方式等方面。
比如,凭证式国债以纸质凭证记录债权,需柜台购买且到期一次付息;电子式国债采用电子记账,支持线上购买且可定期付息,两者的发行对象和提前支取规则也存在差异(具体见下表)。
有业内人士表示,电子式国债往往会被“秒光”。因为每家银行能分到的额度不会很多,僧多粥少,所以建议有需求者应提前做好准备,并且选择在速度快的设备上操作,以提升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