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省農村產權交易信息服務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江蘇各級農村產權交易金額突破百億大關,交易金額、交易活躍度繼續領跑全國。
在揚州高郵的興聯村,當地改造投用的2000畝標准化生態池塘這兩天迎來首次豐收。養殖大戶馬廣義一共承包了27畝池塘,今年上半年這個項目改造完成重新競價發包時,經過多輪競價,他以每畝高於底價700多元的價格競得。相比之前成本雖然高了不少,不過算算投入產出比,老馬依然直呼劃算。
揚州高郵市興聯村養殖大戶馬廣義說:“現在捕蝦不要抽水了,裡面栽草也降低了餌料成本。各方面都降低成本,等於將承包水面增加的成本全部平掉了。產量比以前提高20%左右,畝均效益可以增加幾千元。條件好了,大家都搶著承包。”
馬廣義所在的三垛鎮興聯村是高郵大蝦養殖專業村,全村養蝦面積超過一萬畝,佔全市養殖規模10%以上。以往養蝦多是土塘,蝦苗一次投放,密度高,成品蝦個頭大多不大。這兩年,村集體通過標准化池塘改造,試點推廣高位大棚池育苗,配套生態池塘養殖新模式,養殖規模和效益不斷提高。看到了利好,有意承包水面的農戶越來越多,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台全網競價,村集體收益明顯提升。
揚州高郵市三垛鎮興聯村黨總支書記吳建峰說:“原來價格在750元/畝的均價。通過平台發包之后,三年一包,現在1250元/畝的均價。通過池塘改造,僅這一塊給村集體經營收入就帶來80萬左右的收入。今年,我們准備再次改造4000畝生態養殖池,讓養殖效益最大化。”
揚州高郵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副主任蔡文倩說:“以前沒有通過平台,它面向的群體比較局部,可能是整個村也可能是整個組。但是通過平台面向全省的經營主體,實現了更大范圍的競價。今年,我們整個交易量達到3000多筆,交易額在兩億元左右,同比去年增長了大概10%。”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共交易項目10.5萬筆、交易金額105.4億元、溢價金額3.8億元。其中,水面經營權交易面積同比下降10.35%,但溢價卻達到了9400萬元,同比上升86.9%,實現了逆勢增長。(郝朦 周雷)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